2019年7月6-7日,第三届东北(长春)青年公益发展论坛在长春市大汉宫国际酒店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培育公益力量,助力人才成长·儿童服务·基金会和伙伴计划”,通过儿童类公益项目的经验分享、东北本土基金会的梳理与链接、公益人才和行业技术等资源方向,讨论东北公益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基金会论坛是东北公益论坛的支持单位之一,同时正值基金会论坛在长期征集围绕基金会行业的观察、评论性的文章(详情请戳长期征稿 |以思考的温度,增基金会行业的厚度),我们收到了一名参会者关于东北公益论坛的随笔观察,本文为您分享。
7月6-7日,2019第三届东北(长春)青年公益发展论坛在我的老家吉林省举办,在北京工作的我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挺激动的。我在北京的一家行业平台型组织工作,平时也参加或者听说过行业大大小小的活动,但是在我的印象里,总是很难听到东北的声音,我也很难数出来东北有哪些活跃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所以我向单位申请了两天的外出学习,希望可以切实感受下家乡的公益活动和公益生态的发展,当然,还可以趁机回家“探亲”。
第一天上午,论坛邀请的几位嘉宾分别从本土实践创新、教育类项目发展、筹款、人才成长等几个方面进行主旨演讲,从不同的视角为东北公益的发展带来新的可探讨的空间。随后,圆桌论坛中,7位东北公益联盟的机构代表对东北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展开了讨论;大家感叹东北公益组织留不住人的现状,考公务员、就职企业、去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已成为现在大多数人的选择。同时,几位嘉宾也呼吁大家能投身到东北公益生态建设中来,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互动环节,一位参会者直接提问道“我现在本科大四,马上毕业,有一家自己的社会组织,我如果去你们机构,你看我值多少钱?”
台上的嘉宾相视一笑,台下的参会者也饶有兴致地将目光投到台上,大家想看看面对这样一个直接和现实的问题,嘉宾们会怎样回答。
“在我们机构,刚来的人工资不会超过2000“”抛除五险一金,到手3500“”我们给的工资不会很高“……这个过程里,我很佩服提问者的勇气,以及嘉宾的直面应对,只是我也没办法评价这个薪酬是否合理,一方面我不知道各家机构的薪酬标准,另一方面,我也确实不了解提问者的工作能力。
在现实的情况中,我们往往很容易会把经历当作能力,比如某个人因为担任过一家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别人就会默认他有机构运营、组织管理、战略规划这方面的能力,这个人自身也会认为自己有这部分能力。实际上,这只能代表他有这方面的工作经历,而具体做的怎么样是很难从经历上评价的,而工作的成果、项目的影响、外界的评价都可以是了解一个人工作能力强弱的维度。
其实我也挺感慨的,现在很多人在考虑工作时首先在意的还是钱。我不反对这种选择,毕竟有没有钱在社会生存是很现实的问题,只是我觉得在这种驱动下,占用一生将近1/3时间的工作是否能体现出它的意义?作为个人,我更希望工作是一种能够培养能力、开阔眼界、丰富资源、帮助他人实践个人使命的存在。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陶传进教授在2018年的一篇文章中,将中国公益事业二十余年的发展分成了4个阶段,分别将其命名为1.0版社会组织到4.0版社会组织,从给予式的慈善行为,逐渐发展为专业性越来越强、生态越来越完善、影响力和话语权越来越强。
当然,这一种划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阶段,并不代表所有社会组织都是一同转型或身处同一阶段。
在论坛的休息期间我和一位长春的社会组织负责人聊天,对方说“我们现在做的不是公益1.0了“,这让我有点诧异,能够清楚自己在公益生态中的定位,并且明晰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这让我觉得这是一家有“上进心”的社会组织,同时也让我想到东北肯定还有很多这样的组织和这样的人。
首先,民政部对国内社会组织的分类只有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三种,所谓的公益组织其实只是大家对具有公益行为的社会组织的统称。
其次,公益两个字经常被引申为“公共利益”,意思是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的事情。我最初理解的公益,包括我现在一直所信奉的观点:都是公益组织的使命是解决在社会发展中资源分配失衡的现状。
最后,我们看到不管是公益组织,还是社会组织,都是由事情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这家机构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效解决了某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某一群人的生活品质或能力提升等等。
联想到最近一年公益行业内发生的事情,不禁想问,评价一个公益组织的优劣是否与我们对其内部人员的道德评价有直接关系?
“假如一个国家的商学院要告诉学生食品不能下毒,性教育要教学生不准强奸,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可怕的国家吗?但是非常不幸,我们的确正在面对道德最底线失守的危机。‘毒奶粉’事件的起因可以归诸商人无良、官商勾结,也可以追溯至监管体系的缺失,行政队伍的失效;可是归根究底,它仍然是个基础道德的问题。”
这是梁文道先生在《常识》一书中针对“三聚氰胺”事件的一段评论,似乎可以回应最近的一些事件。相较于其他行业,我们往往会对从事公益的人的道德有更高的要求,认为公益人的品格应该更加高尚,但我觉得公益行业其实和保险业、服装业、农业、房地产业这些行业一样,公益行业的人和万千行业的人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一些基本的道德是每个行业的每个人都需要坚守的。
作为一个在北京从事公益事业的“北漂”,这两年看过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福建、湖南这些省市都在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搅动当地的公益氛围,建设着行业的生态。比如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8年在苏州举办的年度盛会,刚刚在山东结束的山东峰会,但是过程中一直很少看到东北的身影。基金会中心网显示,截至2019年7月9日,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基金会数量为337家,仅为全国基金会总数的4.5%,而我个人之前对东北的基金会几乎没有能叫得上名字的。
所以,知道有东北公益论坛的时候我还是很开心的,尤其是知道东北的十家社会组织为了推动东北公益的发展,很早之前就联合发起了东北公益联盟。在致辞环节,联盟的主席代表多次表达“东北的公益发展比较落后”,看似也是讲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我在北京任职的是一家行业平台型机构,所以从我在这里工作一年多的视角来看,所谓的“落后”其实是和经济发达地区对比下的落后。
2008年被业内称为中国公益元年,在汶川地震期间涌现了大量的志愿者和服务机构,让社会和政府看到了社会组织的存在。行业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间点被激活,但是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同、资金的体量不同、理事会的职能发挥不同、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同、社会组织数量的快速增长等等因素,最终造成机构发展的不同状态,进而也影响了当地的公益氛围。
我想说其实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都是这样的,就像人才流失的问题并不是东北的特有,而是二三线城市,或者说是整个公益行业面临的挑战。同时,全国80多万的社会组织也是从1.0版到4.0版都广泛存在,并且做资助的基金会数量少也是整个生态面临的现状……
放眼看来,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基金会,业务范围里都会有资助的版块,除了“造血”以外,还承担“输血”的功能;比如这次论坛能深切地感受到壹基金的儿童救助站、平安小课堂等项目对一线机构的支持。我们所熟知的各地社会组织,在业务能力专业的基础上,大部分还承担着枢纽或平台的功能,联结当地的公益网络;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人,不仅深耕于具体的工作,也会放眼于行业,在行业发声……而正是因为这些“熟知”,才慢慢搅活了这一方水土。
东北的公益伙伴好,我是咸鱼,现就职于北京的一家行业平台型组织,祝贺第三届东北(长春)青年公益发展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我是东北吉林人,我愿意参与“东北公益人回家”项目,和东北的公益伙伴分享更多的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与大家一起培育公益力量,助力人才成长!
为了控制家庭装修费用,很多在装修前期都会对报价方案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所做项目的价格也会逐一分析,为的就是避免某些不良装修公司玩儿猫腻,使...
正值装修旺季,交房小区也比较多,仅仅昨日,就已经有46位武汉装修业主成功在进行了装修招标。这些业主分别来自于满庭春、美联时光里、海尔国际、...
装修是一件大工程,在准备装修阶段有两件事需要提前做好,一是提前看好装修风格,二是提前对比好报价,制定装修预算,所以今天武汉装修网小编特地...
为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及产品展示效果,为客户提供更好更舒适的体验环境,国内知名建材企业新明品营销中心展厅已全面升级,并于近日惊艳亮相。新升级...
点击查看2019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暨2019中国家居新浪潮盛典更多详细内容>>>12月12日,“家国同梦——2019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暨2019中国家居新浪潮盛典”在...
2019年12月12日,“致敬追梦人·致远中国梦——2019(第三届)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在北京举行。盛典现场,“2019(第三届)中国十大家居年度CEO评选”结...